近日,台湾行政机构副职负责人郑丽君从美国归来,乘坐专机悄然降落台北,这趟不寻常的回程背后,是一场失败的关税谈判和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向,郑丽君率团赴美谈判归来,但面对媒体追问成果如何,她却闪烁其词,只称谈判仍在进行中,这种谨慎而模糊的态度背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失败。 8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拍板对台征收20%关税,远高于台北方面期望的15%水平,这一高关税政策不仅重创台湾出口产业,更直接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台态度的实质性变化,台湾的倚美路线正面临严峻考验,所谓的强化台美供应链合作沦为一厢情愿的幻想,而美方则将台湾视为可以压榨的谈判对象,毫不留情。
更令台当局震惊的是,特朗普政府明确拒绝了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请求,此前台湾领导人过境美国几乎已成定式,被视为美台关系的晴雨表,赖清德原计划在访问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期间过境纽约和达拉斯,但美方明确表示拒绝这一安排,虽然台方官方声明称因台风灾后重建等原因取消出访计划,但业内人士清楚,这不过是给双方留面子的托词。
这一拒绝令国际观察家震惊,自1990年代以来,所有台湾地区领导人前往他国时都获准在美国过境,而特朗普政府打破这一惯例的决定配资行业四大巨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在中美关系大局面前,台湾问题已被边缘化,特朗普政府此举与其寻求与中国国家主席会面的计划密切相关,特朗普正考虑在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访问中国,为此不惜牺牲与台湾的高层互动。
同时岛内政治局势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原本民进党寄予厚望的大罢免行动彻底失败,民进党方面原本预估能罢免11席国民党议员,结果却一席未能成功,这场被称为台湾民主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免投票,不仅没有改变立法机构的权力结构,反而强化了岛内民众对现状的认同,反对大规模罢免的民众始终保持在54%至59%之间,而支持率则不足40%。 在这场失败后,赖清德政府面临更为严峻的内外挑战,国内方面,国民党主导的立法机构已经削减了2025年度防务预算,冻结了近900亿新台币的资金,而在国际环境上,区域经贸格局的重组更是令台湾陷入高关税孤岛的困境,2025年上半年,日本、韩国、东盟等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进一步降低,而台湾却被排除在区域经贸主流框架之外,加上美方20%的惩罚性关税,台湾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外部压力之下,中国大陆却在稳步推进自身战略布局,7月13日,解放军在台海地区进行代号为海峡雷霆2025A的军事演习,重点训练识别核查、警告驱离和拦截扣留等科目,这是继4月环台军演后的又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展示了大陆方面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挫败任何台独企图,这一表态与中国在今年元旦讲话中强调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遥相呼应。
同时岛内对台独的支持率正在下滑,根据台湾权威民调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支持维持现状的民众比例已达到68%,而主张独立的比例则降至21%,这一数据变化反映了民众对当前两岸关系的忧虑,也显示出在美国态度转变的情况下,台独道路越来越不被看好。 两岸统一的进程正在加速,随着美国这一关键外部力量的态度转变,加上岛内政治僵局和经济困境的加剧,台湾民众对未来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独只会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而统一则代表着和平与发展的机遇。
信息来源 两岸新新闻郑丽君赴美谈判后返台对关税问题三缄其口 中国军网2025年7月中旬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
安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